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1的文章

吳建松簡歷 (2021更新)

圖片
  吳建松 Wu. chieh-sung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第二屆造形研究所碩士 吳建松在創作的道路上,初期由人性角度切入為主,而後轉入對於大自然的關注與敬意。           雕刻的過程中,自身與石頭進行互動與對話,他不再是單向的將想法呈現於石雕上,藉此喚起媒材的生命力,重視每塊石材的自然面貌,並且跳脫出技術層面與材質的框架,保留部分石頭原有的肌理樣貌。創作對他而言,是記錄創作者的心境變化,也是一種珍惜自然資源的態度。因此,創作上思維的轉化,延伸成自然和人文精神的結合,把石材本身的魅力展現出來,並蘊涵自己內在的情緒和外在生活周遭發生的事件,面對種種的感觸和生命的態度,透過雕塑造形的語彙演繹成抽象的形體。 | 學歷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第二屆造形研究所碩士   | 展覽經歷 |  1997 金門風情畫雙人聯展 2006 台北花旗銀行貴賓理財中心「吳建松雕塑展」 2006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三石鼎立」聯展 2006 國立中央大學藝文中心「漫遊在藝術終結之後」新生代雕塑現象 2006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人為與自然」吳建松個展 2007 國立台中港區藝術中心飆新立藝典藏展 2010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館「破與和」 吳建松個展 2010 學學文創「雕塑雙人展」 2011 郭木生文教基金會「形而型」吳建松石雕個展 2011 國立台灣美術館2011年全國美術展 2012 國立海洋大學「型衍形」吳建松石雕個展 2013 A+ Bridge厚生藝文空間「視內花園」吳建松石雕個展 2017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意象詩境」吳建松創作個展 2019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創意空間「生活片刻」吳建松個展 2021 當代一畫廊「雕塑的文學性抒寫」吳建松創作個展   | 得獎經歷 |  1998 迴瀾美展雕塑類佳作 1999 飛躍99全國雕塑大展佳作 2002 大墩美展雕塑類優選 2002 台電百齡一次配電變電所公共藝術第二名 2003 中部美展雕塑類第二名 2004 第二屆國際鹽雕大賽 2005 台灣美術新貌展立體創作系列第三名 2005 獲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碩士獎學金 2006 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公共藝術第一名 2007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院門急診中心大樓公共藝術第二名 2007 臺北市政府...

《雕塑的文學性抒寫》吳建松個展

圖片
  《雕塑的文學性抒寫》吳建松個展 “Literary description of sculpture ’’ Wu. Chieh-Sung solo exhibition 展期:2021年8月20日~2021年10月08日 「從自然與生活中追尋素樸的意象詩人」 文/陳怡禎 於 2010 年「破與和ー 吳建松的藝術世界 」展覽中提到 : 「起初會踏入石雕藝術領域,契機為一趟在當兵前的自助旅行,退伍後在設計公司任職,而後的這段過程讓吳建松思索人生,並因緣際會下在花蓮體驗藝術家生活後,也曾到德國和法國自助旅行,之後便進入北藝大研究所進修,投入藝術理想的追尋。」   吳建松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第二屆造形研究所碩士,在創作的道路上,初期由人性角度切入為主,而後轉入對於大自然的關注與敬意。   在雕刻的過程中,自身與石頭進行互動與對話,讓藝術家吳建松不再是單向的將想法呈現於石雕上,藉此喚起媒材中的自然生命力,重視每塊石材的自然面貌,順應石材本身的厚重、堅硬特性,並且跳脫出技術層面與材質的框架,保留部分石頭原有的肌理樣貌。創作對於吳建松而言,是記錄創作者的心境變化,同時也是一種珍惜自然資源的態度。因此,創作上思維的轉化,延伸成自然和人文精神的結合,藉由雕刻的過程,把石材本身的魅力展現出來,並蘊涵自己內在的情緒和外在生活周遭發生的事件,面對種種的感觸和生命的態度,透過雕塑造形的語彙演繹成抽象的形體。   在吳建松創作的數件作品中,無論是在公共藝術、個展與聯展,每個空間和展示立體作品之間的結合皆是一種考驗,同時將藝術帶入空間反映出人與自然的關係,石雕從石頭外表是冰冷、堅硬的,再經過思考許久之後,所雕刻的每一刀(鑿、切、銼、磨)加上石材本身的顏色、紋路、光澤以及質感,注入了藝術家不停找尋最適合的表現手法。   2011 年展出的「形而型」展示各個階段對於自然風景的仿擬,無論運用寫實或抽象造型傳遞材質之美,藉由造形尋求個人內在在石雕創作上獨有的形態風格。持續創作的路上,到 2017 年的展覽「意象詩境」,其中作品〈映月〉吳建松在藝術導覽中談到 : 「近幾年以來的作品,如同反映在我自己的人生狀態,而作品映月是呈現月亮照應在水面上的倒影。」漸漸轉換成追尋更素樸、簡單純粹的造型語彙,並回歸到富有藝術形象所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