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報-【「藝」想世界】徐明豐 跳脫傳統刻版畫 (2014-06-17 記者陳韋宗/專訪、攝影)

2014-06-17
記者陳韋宗/專訪、攝影

「我以前的創作風格較細緻,現在則喜歡粗獷、奔放的感覺。」新北在地版畫藝術家徐明豐眼神專注,手中拿著雕刻刀與電鑽,來回在木刻版上割出塊狀紋路,他說:「每個創作者,一生都在追求屬於自己的符號,我不想自我設限是版畫家,或是油畫家,我只想挑戰自我,把心中的符號創作出來。」
  • 徐明豐結合版畫、漆畫、油畫,走出自己的創作風格。
    徐明豐結合版畫、漆畫、油畫,走出自己的創作風格。
  • 曾在馬祖當兵的徐明豐,回憶從軍時光,用雕刻刀刻出馬祖獨特的石頭屋與海岸線。
    曾在馬祖當兵的徐明豐,回憶從軍時光,用雕刻刀刻出馬祖獨特的石頭屋與海岸線。
走進徐明豐位於土城的工作室,牆上掛著許多大型版畫,堆疊厚重的色塊,呈現出抽象意境。徐明豐拉著記者站在畫前,一張張體會畫中傳達的情感,而這些抽象版畫,都是徐明豐近年創作,也是他口中的「脫胎換骨」之作,粗獷厚實的色調中,又帶著深沉的溫度。
徐明豐四十二歲時重返校園當起學生,陸續取得大學與研究所學歷,也因為回校園走一遭,讓徐明豐的創作風格驟變。他說,自己從前創作時想很多,想要名、想要利,但現在漸漸放下,讓藝術回歸單純,對創作也更加篤定,結合以前學過的漆畫、油畫,打破版畫的傳統界線,以強烈的視覺感,取代傳統的細膩工法,「我現在的作品真的太難歸類,就叫作『徐明豐派』吧!」

以年畫嶄露頭角 一度迷失方向

一九八五年,文建會(現為文化部)舉辦首屆年畫創作徵選,當時才二十三歲的徐明豐一舉奪下首獎,此後連續五屆稱霸;一九八九年,徐明豐就在當時的台北縣文化中心舉辦首次版畫個展。徐明豐回憶,創作生涯早期因年畫獲得肯定,太早被定型,卻一度迷失方向。

「我以前的年畫創作講求細緻,每個線條、顏色都必須交代得很清楚,還要思考創作是否符合市場?」談起過去,徐明豐坦然地說,從前創作是「向別人交代」,現在則是「向自己交代」。不同階段的差異,清楚地呈現在徐明豐的創作上,不知情者,很難想像這些作品全部出自同一個人之手。

徐明豐是苗栗客家人,自幼隨父母搬到台東鹿野鄉瑞源村,父親在他小學四年級時過世,家庭經濟狀況並不好,愛畫畫的徐明豐沒有錢買畫具,只能靠參加校內畫畫比賽,才有機會拿起畫筆。有次徐明豐參加學校雙十節壁報創作競賽,順利脫穎而出,讓從小沒自信的徐明豐好有成就感。

國中畢業後,徐明豐上台北打拚,陸續在鞋廠、電子廠、板金廠上班,也做過「黑手」,但為了延續畫畫的夢,徐明豐放棄原本月薪兩萬多的固定工作,到印刷廠上班,薪水剩不到一半,每天還要超時工作十二小時,但徐明豐說,當時印刷廠老闆是個版畫家,且可以接觸其他藝術家的作品,再累也甘之如飴,還用參加比賽得獎的獎金,買了一台機器,自己開店幫其他藝術家印作品。

「當時百業興盛,做甚麼都賺,但心裡卻不開心。」徐明豐說,那時雖然賺了錢,但不論替人印刷或自己創作,凡事都得配合客戶的想法,心靈相當疲累。一九九二年,徐明豐毅然決定朝「純藝術」路線發展,拋下漸有規模的印刷事業,到中國拜師學漆畫。

徐明豐學成歸國後,從前靠印刷工作累積的積蓄也都花光,作品又賣不出去,經濟狀況跌回谷底,只好到處借錢。徐明豐苦笑著說:「那時真的太感性,沒想到會摔得那麼慘。」從一九九三年開始長達十年,徐明豐的作品充滿灰暗、陰鬱的色調,但他卻說,這些作品才是創作生涯中的最愛。

「我原本只是個窮小子,自己創業翻身後,又重重跌一跤,現在再重新出發,看法也不一樣了。」徐明豐直言,自己人生的變化太多、太快,所有經歷都反映在創作上,「這些歷程,都是我創作的養分,也是其他人所沒有的。」

人生經歷大起伏 創作表達體悟

徐明豐從谷底一步一步蓄積能量,重新開始做印刷代工,但對於創作卻比以前還要堅持。徐明豐說,人的一生總是有很多慾望,擁有了又想要更多,拿在手中後,又捨不得放掉,「就像畫畫一樣,顏色和線條要加很容易,要減就很難了。」

現在徐明豐的創作,散發著純粹、專注的力道,用少量的顏色、簡化的空間,表達自己對人生的體悟。他坦承,這種作品並非每個人都能接受,但更貼近真實的自己。

新聞原址: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8229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廖堉安 展覽經歷

陳曉朋創作自述與簡歷

盧依琳簡歷(2021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