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之外,身體之內__》 林精哲創作論述及簡歷






林精哲

1988年出生於日本千葉縣,台灣桃園人,大學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第一屆,2017年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陶瓷組,曾駐村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大學與密蘇里大學、芬蘭國際陶瓷中心等地,現居桃園龜山。

2017  “島”¬-第11屆美濃國際陶藝競賽Honorable Mention,日本,美濃陶瓷公園

2017 “2017 Contemporary Ceramic Art in Asia”-亞洲現代陶藝展,日本,愛知縣陶瓷美術館

2017  “物件之外”-陶瓷創作個展,台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南畫廊201室

2015  “實驗場 新課堂”-亞洲當代陶藝交流展,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2014  “另類解讀”-陶瓷創作聯展,台南,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小西門微畫廊

2012  “Nursery”-陶瓷創作個展,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Gallery V

2010  “小黑林”-陶瓷創作個展,台南,76藝文空間

2010  “行道樹,標本”-裝置藝術,台中,黑白切
 
2010  “最大靜摩擦力”-南藝大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第一屆畢業聯展,台北,金車藝文中心

2009  “開始”-南藝大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第一屆系展,台北,敦南誠品畫廊




Outside the object, inside my body__
物件之外,身體之內__

透過創作,我是否能真的找到一種屬於自己、代表自己本身的一種形式?不管怎麼樣的形式,在這個年代或許都被其他人所做過討論過或是影響過,那我所身處的這個年代,究竟還可以做些什麼讓我可以在當代藝術的洪流之中看見自己?
身為七年級後的一員,我對於自身長大的環境充滿了曖昧與困惑,說不清自己與台灣這塊土地的關係,更說不清自身文化背景的輪廓與樣貌,當所有的外在事物甚至連自己都感到「陌生」的時候,我決定回到對我來說最根本、最原始的狀態,也就是「身體」出發,撇開意識上的自我認同,在此的身體所指的是與自我意識無關,肉身的「身體」。



在傳統工藝媒材創作的領域中,身體所付出的「時間」與「勞動」是每一位創作者所必須面對的,即便走入當代工藝的領域以理念為先的狀況下,勞動依然是每一位創作者所必經的過程,但在此,勞動往往只是創作者為了達到某個目的的手段,並非創作思考的主體,但,若是將時間與勞動從「手段」這一角色轉換為最終的「目的」,那是否可以用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創作者與勞動之間的關係。「我」,身體勞動(在此包含時間與身體勞動的支出)的本身,是否可能轉化為實質上的物件單獨存在,一個屬於我自身「身體」勞動的痕跡,一個有造型有圖像的存在,一個單純勞動的結晶體,雖然最終依然是媒材創作的存在物件,但在物件之外的思維卻是全然的不同。

在這樣的前提下,對我而言創作本身不再是與外在事物的連結或是與過往認知中的自己相關,而是透過創作來感受身體的存在事實,以往自己的創作依然是透過知覺感受自我與外在事物之間的關係,為了達成想法而創作卻也被想法所限制,那目前所嘗試的,是透過勞動來連結內在的身體本身,感受存在的當下。在這樣的角度之下,透過媒材與身體的互動,物件成為了我勞動的「載體」,它不具有任何的意義,單純的紀錄身體勞動的過程,印證身體存在的事實,以此呼應我對於自身的存在認同。



以瓷土構成的「點」作為身體勞動的基本單位,並透過設定自我創作的形式或是時間、範圍等限制的框架,讓自身在創作的當下盡可能地消去所謂主觀認知下的美感或是造型的介入。在自己設定的創作框架下,讓自己在創作中可以跨越思考,將身體(肉體)放在創作的主位,減少自我主觀認知的干擾,我無法得知物件最終的存在狀態,但知道物件是透過自身身體(肉體)勞動堆疊、累積而成的,當物件完成後,自己最終反而回到觀者的角度,透過物件重新、再一次的看見自身身體(肉體),只是這次所看見的身體,是透過時間與勞動轉化而成存在於空間中的物件。



當物件完成後我進入觀者的角度來看時,其同時存在親密與陌生兩種極端的感受,親密感是因為過程中的勞動累積進而產生;陌生感則是因為作品完成的瞬間,決定於創作框架的制定(創作前所制定的時間或是範圍),而非自己主觀的美感感受判斷,在完成的當下,我意識到身體的存在事實透過物件的完成得以被自己所看見,或許在這當下,物件可以代表我所找尋的,屬於我自身身體(肉體)的一種模式,而這樣的模式才能讓我去認同自己所創作出的物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廖堉安 展覽經歷

陳曉朋創作自述與簡歷

盧依琳簡歷(2021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