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9的文章

趙南開簡歷(2019)

圖片
趙南開 Nan-Kai, Chao 1980 生於台北 ■ 學歷 2003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坎培拉藝術學院玻璃工藝與設計系藝術碩士 2016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 ■ 經歷 2006-2009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工藝設計學系 兼任講師 2011-2012 明道大學 時尚造形學系 兼任講師 2015-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 助教 2018-      大同大學 兼任助理教授 2019-      中原大學 兼任講師 ■ 個展 2019 「物外」,二空間,台北市,臺灣 2016 「黑水白石」,邸家,新竹市,臺灣 2015 「白色無盡」,當代一畫廊,台北市,臺灣 2013 「石上石下」,當代一畫廊,台北市,臺灣 2012 「俯弘六度」,藝境畫廊,台北市,臺灣 2012 「彼岸」,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新竹市,臺灣 2003 「異質繪」,也趣畫廊,臺北市,臺灣 2003 「點點」,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琉璃創作展廳,坎培拉市,澳大利亞 2002 「空間」,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琉璃創作展廳,坎培拉市,澳大利亞 ■ 聯展 2019 「 ART ASIA 2019 」, COEX ,首爾,韓國 2019 「回望志學 - 懷德居木民創作展」,中央大學藝文中心,桃園市,臺灣 2019 「 2019 新竹市玻璃藝術家聯展」,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新竹市,臺灣 2018 「 2018 新竹市玻璃藝術家聯展」,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新竹市,臺灣 2017 「窯邊兄弟 - 雙新玻璃陶瓷藝術勁展」,陶瓷博物館,新北市,臺灣 2016 「矽說百分百 - 臺灣香港玻璃藝術家聯展」 ART One ,香港 2016 「 2016 新竹市玻璃藝術家聯展」,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新竹市,臺灣 2016 「浮動的景致」, O Marches du Palais 藝術中心,洛代夫,法國 2016 「心手合一夢工廠」,中原大學藝術中心,中壢市,臺灣 2016 「...

當代一畫廊十周年part 6《浮光 遊》趙南開創作個展

圖片
當代一畫廊十周年part 6《浮光 遊》趙南開創作個展 Fluctuation Light , NK CHAO Solo Exhibition 展期:2019年8月30日~2019年10月19日 開幕:2019年8月30日 週五16:00~19:00 文/趙南開、當代一畫廊 當代一畫廊成立十周年,第六檔展覽《浮光 遊》邀請以玻璃為創作媒材的藝術家趙南開帶來創作個展。其作品多利用交相熔合處理,並以霧面不透光溫潤的感覺,打破傳統玻璃的既定印象,風格以極簡造型為主。 地景藝術創作者安迪‧戈茲沃西(Andy Goldsworthy, 1956 -)認為黑色圓形的虛體有著無法臆測的深度,詮釋虛空的存在性。 白色抽離彩度所擁有可喚起主觀意識過往的映照載體,就像空隙、留白一樣可涵蓋個人時間與空間,也包括了更像是經驗與回憶這類抽象概念。談論的不是顏色,而是可以反饋到的「感受性」。 白色,象徵了沒有任何顏色存在的概念。對藝術家趙南開而言,白色不僅僅是種顏色,而是一種狀態的描述; 是得已投射情感的介質,可以讓觀者個人情感依附的色彩。反芻舊有文本詮釋溪水、岩石、漩渦等自然環境裡的「隱」與「顯」之危機轉換,及面對恐懼和無助的直觀。所以我們不需要尋找白色,而是要尋找能夠感覺白色的感受形式。或許必須捨棄一切對於色彩的既有觀念,回到真空的狀態重新想像。 《浮光 遊》趙南開創作個展,將由8月30日展出至10月19日,並於8月30日週五下午四點,舉辦開幕茶會,歡迎各界朋友前來參觀並與藝術家共同聊聊他的創作歷程。 當代一畫廊  台北市信義路三段147巷36弄22號 02-2702-3327 週一~五 10:00-18:00 週六13:00-18:00 週日公休

當代一畫廊十周年part 5《邱伶琳創作個展》-「畫面與痕跡」

圖片
畫面與痕跡 文/邱伶琳 2010年 [1] 一個氧氣充分的午後,我思考著自己的模樣,同時腦中思緒混亂要靠畫面來分擔,一邊動手塗畫著,這個過程中發現到,在腦中每嘗試用一段故事或細節來指涉自己,就離完整的個體更加遙遠,好像過度聚焦會把自己投射出去,丟到一個個更大的標籤下,發散到眾多型態雷同與可被理解的均衡中,接著如所有事物一般,都在合理之下找到位置暫居著。 覓覓Pursuing 水墨紙本 白龍 80x50 2019         而這種欲鎖定目標,卻因愈探究愈打不到實體的感受,換來的是新的更廣的觀點,卻得伴著擴大的失落空寂。我飄散在諾大的群體中,我的形象因為在任何一處可見而得以完整,可說是存在於此刻,卻也不是必須,這麼合理又難以消化。 出藏View 水墨紙本 楮皮紙 42x30 2019         於是我尋查無數個自我生命歷程遇見的、難以消化的狀態,並找到了共有的引渡模組—日記。自小的習慣是將各種細碎用日記紙記下,認為因此就可以更快地往前,像獲得不怕遺忘的能力,這個舉動似乎賦予了我忘卻的權利。 回頭觀看這些密密麻麻的字跡時,忽然察覺一個新的感受,即那些隨筆字詞並非緊貼於我,更貼近的是上頭飛舞或沈重的筆勢,和透過紙背的字痕力道,那些身體和頭腦交互的力之展現,比起文字內容,更能喚起我對當時刻的情緒同理。 收攏Scenery 水墨紙本 山麻 183x2020 2019         整個書寫行為上產生舒緩作用,除了身體刻痕之外,這種把事件或難以言說的情感轉成系列的操作 [2] 流經我的身體,隨著時空的延長拓寬 [3] 也愈發變得重要,因而出現的畫面就像一道道緊密於我的歷史痕跡,他們隨著我不斷轉化和增減,至此,我的身體對於畫面的產出是必要的,這些痕跡對於我的存在亦是如此。 ​ ​ ​ [1]  2010年,第一個較為完整的生物形象出現於畫面中,是生物體的原初型態。 [2]  系列操作的舉例為—[腦中—拿起周遭紀錄用紙—選筆—安排畫面—感覺...

當代一畫廊十周年part 5《邱伶琳創作個展》-「形式與內容」

圖片
形式與內容 文/邱伶琳 反覆的操演和一定程度的限制構成我的滿足感,每個筆觸都涵蓋彼時的生命碎屑,更想在當時當刻,將時間即一個個生命形體,有意識但盡可能用生長的模式出現在眼前,2012年的作品〈無滿〉即為此種想法的開端。 幻景03 Vision 03 水墨紙本 楮皮紙 50x50 2019 框62x62         「 這些細碎的類生物形體像具有自我意識,知道此消彼長地演化,畫面中除了紙張本身的白,還附著不同的墨色顆粒度、形體的離散聚合、放大縮小,他們的形象是依群而生,難以說明何為初始又該如以終結,在眼前的是眾多畫面的某一切片,橫向的映在平視的前方。 」                                                                                      — 以一段文字,試著敘述類生物與畫面的關係         於此同時,心境上有欲表達更多的層次與團塊需求,轉而關注媒材開拓,相繼加入裱貼、不同紙材肌理、水干、礦顏等繪具的實驗,除了水墨本身的透薄暈染,在更多媒材的認識後,疊加的厚度也增強了視覺的質地,多種材質的覆蓋性與可逆的操作,這些是以往單用宣紙與墨無法體現的。         貼上金銀箔後,再破壞表層的平整滑順,要的是補上顏料的視覺感,在2015年的作品〈視線之下〉,進展到2016年的〈呈上呈下〉,製造出破碎痕跡並用新色覆填區塊,填上的色料特意飽滿明亮,像是撫觸傷口的狀態,這些破壞與修復,是我體認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