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婕妤 -《PM2.5》董明龍師生雕塑聯展
楊婕妤【創作自述】 第一件 " 壓迫 " 最初的構想是面對壓力的無助。觀音山石不起眼的顏色,似乎就像我們的青春,隱身在某個角落,努力的過著對未來還充滿問號的生活,而永遠也磨不平的氣孔,像赤裸裸、學不會掩飾的情緒,面對外界的審判與期待,這樣一個不夠完美的硬石頭,忘了自身的堅強,成了一個嬰孩的形象,任由壓力擠壓嬰孩內在的脆弱,雙手環著變形堆積的脂肪,抓住自己的雙腳,試圖做出防衛,而實際只是在逃避。 " 一片隨風搖曳的草叢生,柔軟又善變,一顆頑石只能無措地等待被吞噬,不願、不敢也無法高於草叢,只能將自己擠壓再擠壓地融於大地,無法抵抗龐大的力量,只能拒絕承擔責任,任由力量將它埋入土裡。 " 第二件原本應為一體,最後卻以相合也相斥的尷尬關係呈現。白大理石光滑細嫩的質地是以個理想的形象,可是卻只是皮表,腐蝕後的內在是紅洞石,粗糙且脆弱,鑲著一點一點的晶體,最多的是孔洞。圓潤的白大理帶著分離後的缺口,案經、乖巧的等待,而紅洞石卻只是雙手抱著頭低下不願面對。這件比較想表達外在與內在的自我掙扎,不論哪個終究都是自己的一部份,卻自相矛盾難以協調,只能靜止在原地無法前進。 " 帶著缺口的人站在高處等待,而它消失的那一部份仍寧願將自己禁錮於低處。自分離後,日益侵蝕的缺口,使彼此再也無法結合。 " 楊婕妤 【展出作品】 壓迫 28x24x30cm 觀音山石 2015 缺口/等待 20x25x20cm / 28x28x27 紅洞石、大理石 2015